【出彩地院人】杜启振:传道解惑 授人以渔-凯发网站

发布者:范静蕾作者:编辑:发布时间:2019-10-29浏览次数:282

  

 师德标兵、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杜启振

从教二十余载,他关心学生生活,心系学校发展;他在教学中循循善诱,在科研中精益求精。他就是师德标兵、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杜启振。
    1987年夏天,十八岁的杜启振考入石大。“当时,我们的专业课老师是学校的陆基孟教授。陆教授独具特色的课堂风格让我深有感触,获益匪浅。”在陆基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杜启振的教师梦生根发芽。1991年本科毕业时,杜启振选择留校任教。从助教、讲师再到教授,他不断摸索提升,逐步实现了角色的转变。“一开始当老师是抱着一腔热情,但是真正开始工作了,也有过一些迷茫。”
  杜启振回忆,自己第一次试讲刚进行没多久就被曲良河老师叫停了,“我今天特意没有带教材来听你讲课,结果我听完后反而觉得更糊涂了。”曲老师的一番话,让杜启振感到失落与崩溃,但这也促使他开始思考如何将知识更好地传达给学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曲梁河等老师的影响下,杜启振对教书育人有了更深的见解,“新时代的老师应当教会学生遵循现有的规则与做人的道理。”关于育人,杜启振认为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方式。
  “认真”“守时”“坚持”,这是学生从他身上学到的最宝贵的精神品质。“我在做科研的过程中有些浮躁,杜老师的严格要求和不断的提醒使我在这三年中得以更快、更好地成长,当我出现失误时,老师会耐心教导我要脚踏实地、认真严谨,督促我成功完成科研项目。”杜启振的硕士研究生冷雪梅说道。
  “每次上课杜老师都要提前20分钟以上到教室,避免堵车等情况影响上课,这也让我们逐渐养成了上课早到的习惯。”杜启振的另一位学生李钊表示,杜老师的言传身教令自己获益匪浅。
  为了保证授课的连贯性,杜启振从不会因为个人原因取消或者推迟课程安排。“老师最忙的时候,即便在外地出差,也要尽量赶回来按时上课,下课后再赶回去继续出差。”正是这种负责的精神让祝堃坚定了本科毕业后跟从杜启振攻读研究生的决心。祝堃现已被中国海洋大学拟录取为博士生,每当自己遇到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选择,他都会主动找老师交流。“无论老师工作多忙,他都会空出时间认认真真地听完你的规划,然后帮你分析利弊。”杜启振教学时的用心与真诚使学生对他产生了极大的信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杜启振在从教过程中注重教研结合,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他要求学生对待科研必须有严谨的态度,要做到精益求精。
  杜启振认为教学与科研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在反复探索中,杜启振将科研经历反哺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科研工作是教学创新的来源,基本原理是亘古不变的,我需要教会学生考虑问题的本质,解决问题的方法逻辑,要让学生在下次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独立解决。”
2011年,青岛至黄岛的胶州湾海底隧道正式开通,当时杜启振正在给学生教授地球物理勘探原理相关知识,这是一门相对抽象、乏味的课程。杜启振告诉学生,“要开通隧道就要去找出海底的裂缝,而这其中运用的就是工程物探原理。”他让学生思考“这里面涉及了哪些具体原理。”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杜启振认为,教学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再结合实际回归到简单的过程。
2014级直博生赵强现在正在美国休斯顿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交流,赵强写自己的第一篇论文时,由于在写作方面缺乏经验,对于文章整体的结构不能很好地把控,这使他的论文很难进行。“有了杜老师对论文整体框架以及细节的把控,我才能顺利完成这篇论文,在此基础上,往后的路我才能走得更顺畅。”在杜启振老师的指导下,这篇论文最终发表在sci二期、《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等期刊上。
  学生眼中的杜启振对科研总是精益求精,他也坦言,这就是他对待科研的态度。在研发弹性波多分量联合逆时偏移成像方法时,杜启振团队经过不断更新、改进,终于测试出一套完整软件模块,但是在项目完成验收后,杜启振的团队突然发现其中关于地震数据的程序由于多次改进的程序混杂在一起,无法找出正确版本。在当时的情况下,不精确的程序可能不会影响整个模块的运行,杜启振坚持找出正确版本,经过三个月的重新调试、测试,终于提交了一套正确无误的版本,现在此模块已集成到东方地球物理公司geoeast平台。杜启振表示,无论任何事情,他都要求学生必须严谨,方法原理确保正确,模型测试符合期望,数据处理必须实事求是。
  杜启振表示,很感谢他的每一位学生,也很珍惜与大家共同摸爬滚打的过程。“在科研的过程中,你总会碰到苦苦思索却得不到答案的情况。通过集体的智慧,就可以把问题更好地解决。”杜启振说,任何人都会经历一个从兴奋到迷茫、甚至彷徨,最后走出低谷、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对每一位处于迷茫期的学生尽力提供多方面的帮助。
  “在一次实验中,我做出来的效果并不好,编写的程序也难以实现。杜老师就帮我向其他油田咨询,联系其他地方的专家,一起从方法选择、程序实现上分析问题,我从中不仅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领悟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他的研究生孙文涵说道。
  “把学生带入到一个专业的领地,教会学生这个领地最基本的知识,再传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不了解到能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从学校毕业后,才能在社会上工作得游刃有余。”从教路上,杜启振一直以此为目标,传道解惑,授人以渔。

(作者:郭晓英 刘金英 徐汇莹)

(编辑:李佳楠)


网站地图